|
愛唱皮黃誰人聽 |
youren 發(fā)表于:2009-4-21 17:24:53 |
喜歡戲劇,中國上百個劇種也說得出大半,聽上一句,不用看屏幕,就知道是什么劇種,是哪出戲了。對戲曲愛得癡迷,卻遺憾沒有一副好嗓子,學(xué)不得戲的,否則早就拜師學(xué)藝去了。
很小的時候聽的是8個現(xiàn)代樣板戲,全副的唱腔幾乎都學(xué)會了,沒人的時候自己哼唱,竟然也有板有眼的。上高中的時候,同著是是個漂亮的女孩,有著清亮的好嗓音,會唱大出的戲曲片段,我就跟她學(xué)唱。很多時候下課后我們躲在操場的大樹底下,她就教我唱京劇《大登殿》《貴妃醉酒》,評劇《花為媒》《劉巧兒》黃梅戲《天仙配》《女駙馬》,還唱過河南梆子《花木蘭》,越劇《紅樓夢》,那真是學(xué)得如醉如癡。特別喜歡越劇《紅樓夢》,但是為練卷舌頭費了好多功夫,等把大段的《葬花》《哭欞》學(xué)會了,說起話來居然也糯糯的有些南方味道了。
喜歡中國戲劇,是喜歡那種獨特的韻味 。 聽京劇四大須生和四大名旦唱念,就會感覺那種“近而不浮,遠而不盡”的“神韻”,其妙處透徹玲瓏。聽越劇王文娟的黛玉婉轉(zhuǎn)低回,愁腸百轉(zhuǎn) ,聽黃梅戲嚴(yán)鳳英的七仙女,空靈神韻,宛如天籟,聽豫劇常香玉的花木蘭慷慨激昂,擲地有聲。也喜歡中國戲劇中的蘭花--昆曲,那曲調(diào)是陽春白雪,我是俗人學(xué)是學(xué)不來的,單是聽已然陶醉了。 杜麗娘低低吟唱“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,良辰美景奈何天,便賞心樂事誰家院!,不是聽得林黛玉也癡癡落淚嗎! 這個時代喜歡戲劇的怕都是老年人了,我十幾歲開始喜歡,那時就有人說我“老古董”,四十幾歲了,還是有人這樣說,我想等我真的老了,那中國戲曲還在繼續(xù)生存嗎?有一次和同事去歌廳K歌,小同事非纏著我讓我唱歌,很多時髦的流行歌曲我也知道,但是不想學(xué),于是說:給我找個京劇片段吧。結(jié)果翻遍了點歌機也沒有找到一段,無奈只好唱了一段電視劇《紅樓夢》的插曲《枉凝眉》,算多少和我的喜好靠點邊吧。其實就是找到了,愛唱皮黃誰人愛聽呢!
最近聽說有人建議讓京劇進中學(xué)生課本,我想建議者的本意是想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讓國粹得以傳承。可是我隱隱地擔(dān)憂,這個時代的孩子們他們真的愿意接受?當(dāng)一唱三嘆的曲音響起,孩子們耐得住性子聽下去嗎?其實在我看來,中國戲曲和和那些出土的文物一樣,傳達的是那個時代的氣息,述說著歷史的變遷和滄桑,如果它要遠去,那就讓它走好了,雖然心痛,但如何挽留!
很多年很多年以后,人們在說: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歌唱的形式叫中國戲劇。
那已然夠了。 搬家公司 |
|
數(shù)據(jù)載入中......
|